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Julia

非暴力沟通谈社会问题(二)

那么,我提到的这部电影,与政治/社会问题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开始与他人讨论“黑人的命也是命”与“所有人的命都是命”哪个更有道理的时候,或者美国大选支持哪一位候选人的时候,或者是BLM“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中支持警察执法还是支持示威群众的时候,或者是国家之间的对立冲突孰对孰错的时候 … 看上去,持不同观点的我们是在就一个议题就事论事展开讨论(或者争吵)。其实,每个人走入这个讨论时,各自都背负着他/她迄今为止整个人生的情感记忆,甚至还有他/她所属的群体、他/她的家族和祖先、他/她的国家等等所一直背负着的、并且在潜意识中代代相传下来的群体情感记忆


正因如此,一位从幼年起就不断被父母告诫“任何时候遇到警察都要特别小心”(而他/她的父母可能也是这样被他们的父母这样告诫长大的)的黑人,与一位来到美国靠个人奋斗而渐拥有较稳定生活、但眼看孩子上理想大学的机会因大学招生政策向黑人和西语裔倾斜而变得渺茫的华裔,在讨论“黑人的命也是命”与“所有人的命都是命”哪个更有道理时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也正因如此,同样身为第一代华裔美国人,对于BLM“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中的各种是非认定:一位在人生中有过不安全的体验因此很看重人身安全的人,可能会比较倾向于注意到抗议者的暴力行为,而较容易去体谅和理解警察。而一位曾在人生中受过歧视因此很看重平等的人,则可能会比较倾向于注意到执法警察的暴力行为,而较容易去体谅和理解为弱势群体示威的抗议者。

… …


政治话题之所以那么容易引发冲突,皆因这些议题反映出来的是每个人最核心的价值观。每个人在讨论/争论中所捍卫的,与其说是自己的观点,不如说是观点背后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而这些核心价值观,很大程度源自上述每个个体所背负着的情感记忆 – 不仅是自身个体在以往的人生经历所留下的情感记忆,更为隐形的是上述的群体记忆。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一个“某某主义”,“某某支持者”,“左派/右派”,“自由/保守派” 等等的标签可以简单概括的。我们每个人所支持的观点背后,都是我们作为个体的整个人生,还有我们所属的家族、群体等等… 迄今为止所积累的所有的情感(feelings)和深层渴望(needs)。



曾听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当我和对方连基本的事实都无法认同的时候,我还怎么跟眼前这个人沟通?这样证据确凿的事实,对方怎么可以就这样视而不见?!”


以前的我,也认为我们在沟通时必须在双方共同认可的事实基础之上再进行讨论。现在我不再这样想。


一位好友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的网球课上,所有的家长都在帮着捡球,只有一位爸爸坐在车里喝咖啡。“怎么有人这么自私啊!”家长们心想。可大家最后发现,那位爸爸是位血癌患者,在骨髓移植的过程,弯腰捡球会非常痛。(详细故事在这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尽管我们的确是亲眼看到了事实,可是那事实背后可能存在的其它事实,我们也许并看不见


我们大多数时候可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基于我们对所接触信息进行理性消化和分析而来。但事实可能正相反,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所积累的情感(尤其是一些较强烈的情感)会促使我们首先产生观点,然后对接触到的信息进行无意识的分类:符合我们观点的信息被顺利接收并加强我们对自己观点的认同,而不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则被忽略、否定或抵触。


于是,我们所看到的事实,大都是经过我们大脑的滤镜,被“我的”大脑所认可的事实


鉴于我们大多数人潜意识里如此的处理模式,当我们面对一个持不同观点的人,如果我们坚持必须在双方共同认可的事实基础之上再进行讨论,那这样的讨论就会纠缠在“你所看到的事实”和“我所看到的事实”上… 当我们聚焦于辩论究竟是“你的事实”更正确,还是“我的事实”更正确,这个讨论很可能会越缠越紧,无法理清。


那么,又如何走出这个迷局?


(待续)

 
2 則留言

2 Comments


静耕心田
Apr 01, 2021

"我们所看到的事实,大都是经过我们大脑的滤镜,被“我的”大脑所认可的事实。" 謝謝妳!!

Like

静耕心田
Apr 01, 2021

"以前的我,也认为我们在沟通时必须在双方共同认可的事实基础之上再进行讨论。现在我不再这样想。"

我也發现纵使是一个事实,仍有許多不同的「面像」,除非,我渴望在你的位置,看你所看到的「面像」,我们仍然难以沟通。

謝謝妳的作品分享!

Lik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