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非暴力沟通是自我消化或压抑情绪吗

  • 作家相片: Julia
    Julia
  • 3月29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问:做完刚才这个练习,我的情绪减退了一些。可是对方对我说的不好的话、做的不好的事情就这样算了吗?非暴力沟通就是自我消化情绪、压抑情绪吗?


答:谢谢你的问题,让我来先来讲个我和婆婆的故事吧。


 

那天我走进厨房打算给自己弄点吃的,正在切肉的婆婆看到我来就把案板连肉移到了餐桌上。我注意到自己心里有什么在躁动不安。还来不及细看这躁动不安,我就听到自己说:“妈,你不用搬走的,我不用这块地方。最好不要在吃饭的桌子上处理生肉。”

婆婆(声音提高,眉头蹙起):我做什么都不对!

 

心里的躁动不安变成了沉甸甸的郁闷。胸口发闷,像被关在一个闷罐子里,喘不过气来。深呼吸。和婆婆生活多年间两人的各种摩擦、冲突飞快地闪回…听到心里有一声叹息,然后是一个声音“又来了…”

继续深呼吸。感受这些我已经那么熟悉的感受:挫败,无奈,难过 … 又很快看到这些感受背后的需要:希望我的意图被理解,被看见。我只不过是想要保证卫生,让全家人健康。而家人的健康对我意味着安全感,心安…多希望我对家人(包括婆婆)的贡献、关爱被看见,被接纳,被温柔以待。

就在几个呼吸之间,我和这些我已经千百次深深连接过的需要(被理解,被看见,贡献,关爱,被接纳,被温柔以待,安全感,内心的宁静...)再次连接上。胸中的郁闷散开了。终于从闷罐子里出来了。能再次畅快呼吸的感觉真好啊!

此刻,感到自己的内在有空间来同时容纳我和她—我们

 

婆婆继续说 “反正我做什么你都不满意!”


凝神体会着她的感受和需要,我说:妈,你是不是不高兴了?你换个地方切肉,其实是要给我腾出地方。

婆婆:我没不高兴,反正我已经习惯了。

我(继续深呼吸,连接自己被理解、被接纳的需要):你宁可自己不方便,换个地方切肉,是要照顾到我。而我说不要在餐桌上切肉,你心里是不是挺难过的?

婆婆(声调有些下降,语气没有那么生硬了):你说了很多次不要在餐桌上切肉,可接触餐桌的只是案板,我又没把肉放在餐桌上。

我(继续深呼吸,连接自己对安全感的需要…很快地回来,再次聚集在她的感受和需要):你想说的是不是,你也已经尽力去保证卫生了,希望我能更多看到你的努力,多理解和体谅一些?

婆婆(语气更加缓和,眉头也松开了):我也知道你关心卫生,是为了我们大家好。

我(心里有感动):谢谢妈,能理解我说这个是为了大家的健康。

婆婆:我当然知道。就是有的时候我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真不知道怎么做好了。

我(继续深呼吸,连接自己对接纳的需要…很快回来,再次聚集在她的感受和需要):这么多年下来你做事情是有自己习惯的,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经常听到别人要你改习惯是会很烦很累的,还是希望能有更多体谅和包容。

婆婆:你知道就好。我和你爸其实很感激你了,知道你把我们当自己爸妈看,为我们做了(…这些那些事)。


此刻,我心中有柔软的地方被触动,眼睛也变得湿润。再次凝神体会她的感受和需要,还有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妈,听你这么说我很感动,我为你们做的都被你看见了,谢谢你告诉我。

我以前学医的时候在显微镜下看过细菌、寄生虫什么的。每次看到你把案板放到餐桌上,我就会担心我们会把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都不经意地吃下去了,然后可能会生病。就像你说的,我只是想让家里所有人都健健康康的。

其实你刚才把案板搬开是要给我腾地方,但你让开的地方我根本用不到。你看这样好不好,下次我再用厨房的时候要是我想让你腾地方我就告诉你,如果我不说就是不需要,这样你就不用费事把案板搬到餐桌上了。这样我们两个人都会舒服了,你觉得怎么样?

婆婆:好,就这么办吧。


从认识婆婆之初,我便悲哀地发现,我们两人的个性非常相似。我们都很有主见,我们都直言不讳,我们有不舒服都放在脸上、或者直接说出来。我们在别人眼里都“很能干”,但两个能干又个性强的女性长期在一起生活,很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与婆婆打交道的二十多年里,我经历过无数次挫败,无奈,难过甚至绝望。直到我开始学习非暴力沟通,反复练习以同理心温暖抱持和倾听自己。当自己真正地被听见之后,身体会松弛下来,心也变得柔软和开放,外界的发生便不再那么使自己痛苦了。“感到自己的内在有空间来同时容纳我和她—我们” 这样的感觉告诉我,我已经准备好了去和他人来一场真正的非暴力沟通。


多年下来,我和婆婆之间虽然仍有磕磕绊绊,仍有头撞南墙,却也越来越多地体验到上面这个故事里那样让我感动和感恩的珍珠时刻。我发现自己与婆婆两个人这些年来都有改变,我们的关系也改善很多。


 

回到这个问题 “我的情绪减退了一些。可是对方对我说的不好的话、做的不好的事情就这样算了吗?非暴力沟通就是自我消化情绪、压抑情绪吗?”

 

答:非暴力沟通当然不是自我消化情绪或压抑情绪。两者有质的区别

 

压抑感受:当情绪升起时,当事人没有能力同理倾听自己,又因各种原因(比如:担心破坏关系?担心别人评判?)强行按下情绪隐忍不发。而情绪是能量,不会因压抑而消失,它终要寻找一个去处。这个压抑的结果就是情绪在隐隐地积累蓄能,直到有一天忍无可忍,一个小小的触发事件就会让情绪猛烈爆发。这是为什么,在有的关系里,一方一直显得顺从好相处,但某天可能会突然情绪大爆发。而另一方则会很惊愕,怎么对方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这样压抑感受的结果是内心的无奈甚至屈辱,被迫服从现实。而因为内在仍强烈地渴望改变,且紧紧抓着结果不放,当事人的内心能量是激烈冲突着的,这就是所谓的内耗。

 

非暴力沟通转化感受:当情绪升起时,当事人向内连接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以同理心温暖抱持和倾听自己。在同理心的陪伴下,感受得到了释放,转化,甚至升华。这个过程里当事人会体验到身体和心理感受的降级,这样转化感受的结果是内心的释然,欣然臣服当下。这样的欣然臣服表现在外部世界时,当事人可能不再寻求改变,或仍寻求改变,但保持着开放的内心,不执着于结果。这样的释然和开放,正为双方的关系孕育了改变和进化的土壤。


 

问:但是你上面的故事里那个她并没有说太过分的话,而我的故事里那个人做了过分的事/说了过分的话,要怎么跟这种人非暴力沟通?


答:如果感到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我会毫不犹豫地用强制力保护我自己。除此之外,我很同意马歇尔说的这句话“这世上所有的话,总共只有两句。一句是’谢谢你’(Thank you),另一句是’请你听见我!’(PLEASE!)”。


非暴力沟通教我把来自他人的悲剧性表达(批评,责备,评判,威胁等等)翻译成感受和需要。当我有能力同理倾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之后,我的内心往往有更多空间容纳来自他人的悲剧性表达,并把它们翻译成感受和需要,与对方沟通。我自己的经历,和我所见证的很多人的经历,让我坚信,当我拥有了转化自己痛苦感受的能力,我就不再内耗,不再为自己的痛苦感受所困,那是迈向更自由与幸福人生的路径。

 

与自己的内心深度相连,

才可能与他人连接

*跟随视频做自我倾听练习

自我倾听 不再内耗:https://tlpte.xetlk.com/s/A3H2e

自我倾听 不再内耗-2:https://tlpte.xetlk.com/s/29HmLL


Коментарі


欢迎订阅心 · 空间电子报。

我们将不定期发送有关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沟通等主题的讲座与课程,及精选博文发表等信息。

感谢订阅!

© 2024 TheNewSpa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