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Julia

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与溺爱的边界在哪里



我们拿谁家的隐私出来说都不妥,不妨来看个历史故事。

唐代的安乐公主算是一个很著名的被宠坏了的孩子,骄奢淫逸,卖官鬻爵,为谋取权力可以不择手段。其父母对她“听其所欲,无不允许”,确实是一个溺爱的例子。但是李显家里那么多孩子,为什么偏偏是安乐公主被宠溺坏了?

让我们来看看她的原生家庭故事。安乐的父亲李显在当了几天皇帝后被自己的母亲武则天流放,前途生死未卜。车马劳顿中生下安乐,当时找不到被子,只能脱下衣服把冻得青紫的孩子裹起来,于是给孩子取名李裹儿。这个名字道尽多少父母的心酸和凄惶!

流放期间京城每有使臣前来,李显都惶恐不安,以为是母亲想要赐死他。他屡次想自杀,妻子韦氏把他劝住。

后来李显被母亲召回洛阳,重新立为皇太子。因前有武则天在谋取和巩固权力的路上对李唐宗室子弟无情杀戮的历史,李显对母亲惶恐至极。当武则天杀死他的长子李重润、逼死他的女儿李仙蕙(以及仙蕙腹中李显的孙子),李显都不敢发一点声音。

几年后李显复位当了皇帝,对韦氏和她毫无政绩的家人大行封赏,并任由韦氏干政。他追封死去的儿女李重润和李仙蕙,令其极尽哀荣。他对安乐公主更是听之任之,安乐会自己写好诏书,掩住正文拿去让李显盖印,李显竟看也不看地把印盖上。

在我看来,李显对韦氏与安乐公主毫无原则的宠溺和纵容完全是出于补偿心理。皇位被废流放房陵的日子是他人生的最低谷,而那个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出生被用自己衣衫包裹的孩子,和那个在人生低谷里陪着自己的妻子,时刻在提醒李显心中那个极度缺乏爱和安全感的内在小孩。

对韦氏与安乐公主的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正是李显在补偿自己的内在小孩。他对死去儿女的盛大追封也只是出于内疚感—他没有勇气反抗母亲的暴行去保护自己的子女,只能靠排场的追封去做补偿。然后,他又将那份内疚投射在仅存的几个子女身上,加倍用物质和权力补偿他们,尤其是韦氏亲生的安乐公主。

诚然,对自己内心小孩的补偿也是爱的一种方式。只不过,那个爱并没有放在对方身上。被毫无原则地施与“听其所欲,无不允许”的对方的感受会是什么?我们可以想见,对方不会认为“因为我的要求符合双方都认同的理念,道德观和规则,所以我的这个要求被满足了”,而是“因为我所有的要求都应该、也会被满足,所以我的这个要求被满足了”。

于是,当安乐公主的一些要求没有被父亲满足时,她会勃然大怒。比如父亲没有答应封她做皇太女时,史传她与韦后合谋毒杀李显。这段毒杀的历史虽无法考证,但有很多史料显示被李显宠溺的韦氏和安乐公主并没有与李显有很好的关系。在这段无原则宠溺和纵容的亲子关系中,我们看不到任何人对别人的爱,只有每个人对自己欲望的无限制纵容。

真正的无条件爱,是纯粹的,对对方的爱。是按照普世价值观(人类共同拥有的价值观,衡量是非善恶的最低尺度)以对方利益最大化来决定是否满足对方具体要求或拒绝。无条件的爱,是敢于拒绝对方(具体要求)的爱。那个拒绝的背后,还是对对方的爱。

无条件接纳,接纳的是人类共通的感受(如:悲伤,恐惧,无助等等)和需要(安全,理解,爱等等)。正是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共通的,所有人都有能力理解和接纳它们。无条件接纳,并不等于无条件满足对方具体要求。

需要(needs)和为了满足需要而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是有本质区别的。 需要都是形而上的,比如:安全感,尊重,包容,公平,等等。而解决方案则是具体和因人而异的,比如:同样是为了满足对安全感的需要,有的人可能要求严格控枪,有的人却要求允许平民拥抢。再如,同样是满足对快乐的需要,有人的要求可能是体育运动,有人的要求可能是玩电子游戏。正因为需要都是形而上的,才能让我们有可能在每个人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不同甚至迥异的情况下,找到互相沟通的共同点(common ground)。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理论基础。

所以,看似都是允许,那背后的心可能不一样。看似都是拒绝,那背后的心也可能不同。在亲子关系的语境里,我们在面对一个孩子的具体要求时,须知那已经是他/她的一个解决方案,是他/她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身为父母,在面对孩子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而做决定是给予还是拒绝时,如果是为满足我们自己受伤的内心小孩而去满足对方,或是出于我们自己内心的恐惧去拒绝对方,都不是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与宠溺纵容的区别,就在那一颗心。


如果你说这太难(我也很同意),那是因为每个人的心都带着自己的伤。唯有看懂自己的心,尽可能疗愈它,我们才有能力给别人纯粹的不带杂质的爱。

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