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当你看到这亇主题,你選择了進來阅读,我猜你(大致)知道什么是 「情绪反应」,什么是「同理倾听」和 「自我觉察」. 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学者,就不要给一个可能和書本上不尽相同的定义。然而,我的动机是分享我作为一个学生在这方面的体验和领悟,我觉得它有值得阅读的内容。如果,你完全不知道以上三个詞彙的意思,我相信当你看完这篇分享,你会略知一二。
以下是上課的时候,老师给的一个「情绪反应」的情境:
家人对你說 //我平常都不看电视,最近的疫情真的嚇到我,每天都看,看到全球都淪陷,真的很怕,成千上万的人病了,有些人死了,好替他们难过。都不知道該怎么办?//
我们学生(可能是未来的諮商師或治疗师)的功课是去找到这个「情绪反应」是在表达什么情绪? 然後, 我们如何向这个家人表达(先是初层次的)「同理倾听」。
虽然没有标準答案,我猜你現在会好奇的想知道,我们說的比較好的答案是什么?
家人的「情绪反应」是: 又怕又难过
对家人的(初层次)「同理倾听」可以 这样說 : 疫情漫延及全球,你很害怕;很多人因此死去,你很难过。是嗎?
现在,我想來說說,在我的經驗中,「情绪反应」,「同理倾听」和 「自我觉察」,它們是怎么循环運作的?
如果我们仔細的观察聆听我身辺的每一个人,包含我自己,我們的話裡有很豐富的「情绪反应」。情绪是没有对錯的,同样,「情绪反应」 也是没有对錯的。然而, 有比較成熟的(整理过的) 「情绪反应」, 也有比較鬆散雜乱的「情绪反应」。以上的案例情境,就是一个比較鬆散雜乱的「情绪反应」。我看到它有两亇特徵。
第一, 它的語言沒有什么秩序,会在短短两三句話当中,看到多样情绪的表达,好像有意无意的混淆那亇是重点情绪。(就要看諮商师的倾听能力和經驗,如何引導个案,進入摸索那个比較核心的情绪, (如果那是他決定要走的方向))。
第二, 它的話語常常是因為什么事情,人或环境,導至我有这樣的情绪。(对自己的情绪,显得比較背动,也比較没有对自我情绪的责任感)
比較成熟的(整理过的) 「情绪反应」就会有正好相反的持徵。因為他对自己的情绪已經有相当程度的认识,經驗和处理。他可以觉察在他身上那最強烈的情绪是什么,他就只清楚的表达那个他要表达的「情绪反应」。(即使他在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也会注意到要說让别人听得懂的話。)第二,他是先觉察了自己的情绪,才去找原因。不是被外在环境牽引,还没有摸清内在情绪的动作。因此,在他的「情绪反应」中,你通常不会听到他抱怨/怪罪外在的环境或人。他只会說,哦,我想我的情绪是被这个事件或人触动了。他基本已經準備好接受环境發生的任何事情,同时,允許自己的情绪有足夠的空間时間去消化不在预期中的事。
为未来的諮商師或治疗师, 我想問一亇問题,我们如何使自己,或我们的个案,从一个鬆散雜乱的「情绪反应」走向一个成熟的(整理过的) 「情绪反应」?
当然,我们相信透过从初层次的同理心,到高层次的同理,一步步的引導个案去体会领悟,和做内在情绪的整理。
但是,在这个之前,我们会問,我对「同理心」(empathy) 的认识有多少?它和「同情心」(sympathy) 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 哦!我說「同理心」和「同情心」是大大的不一样。而且不要在亇案面前加重我們同情心的色彩,更不要「投射」自己的情绪。
「同理倾听」是在提供亇案一面平整没有漣漪的鏡子, 好使个案漸渐能夠从錯纵複雜的情绪中理清和看見自己。其实,个案是不需要被同情的,即使亇案展现出这样的渴望,也是我们要迴避的陷阱。我没有說,我们的諮商不需要在温暖和安全且保密的环境下進行,而是我們不可以和个案双双掉入情绪的漩渦裡去。同時,对于个案在「情绪反应」中没有表达的情绪,我们也千万不要去「挖」,(那对个案是显著的情绪,我们让它自然的呈现,再去引導)。另外,我们也得小心的分辨,那究竟是我的情绪?还是个案的情绪? 不要不小心的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个案的身上。
在三,四十年前的台湾,如果跟人家說你去看心理医生,別人大概会想你是有神經病,还是有精神病?不过,在我18~25歲,我确实没有間断的接受心理輔導。不記得在那之前的一个心理讲座,我听到了一句話,至今,我深信不疑。那就是我们定期的見心理輔導,不是因为「有病」,而是為了「成長」。我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这件事?那是为了告訢你,那七年的被「同理倾听」,对我这輩子的巨大影响!它幫肋我塑造稳定的「情绪反应亅。
不是每个人会在比較年輕的时候会有心灵成長的渴望,也不是每亇人会有那个因缘会遇上一輩子的恩師。那么「同理倾听」可以自修嗎?如果你看过英文的 Self Empathy, 你知道是可以的,而且是諮商師必修的。(我想再說一次,自我同理和自我同情,又是不同的两回事。这裡說的是自我同理。)
最後,我想分享的是「自我觉察」Self Awareness。我称它是不論我们要不要成为一位諮商師,它都是一門带领我們活得更好的必修課。我觉得透过「自我觉察」的經驗,会是更好的說明,什么是和怎么做自我「同理傾听」?
或許,你现在开始有一点纳悶,为什么已經到了文章的结尾,我对于什么是「情绪」? 和情绪是怎么形成和消逝的?,我卻隻字不提。那是因为之前,我一直沒有找到一亇适当的位置,当我說什么是情绪的时候,你会有渴望去了觧。而且,在我的經驗当中,是透过「自我觉察」去认识「情绪亅的。
有一天,你站在海边的沙灘上,你观察那「海浪」是怎么一波一波的向你打來,又如何一波一波的退去。「情绪」的升起和消逝也是一样的。当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看到那海浪的升起和消逝,几乎一成不变,我們發現那專注于对情绪「現象」的解析,是没有意义的,我們会开始深入探討在海底有什么力量去支持海浪(意即情绪)的型成,当那力量退去的时候,情緒自然消逝。「自我觉察」就是(在情绪的形成之前) ,觉察在我们心底的那股力量。
「自我觉察」不是安排在生活之外的功課,它和呼吸,吃飯和睡觉一样,每天每个分秒在「活化和滋潤亅我们的生命。不論你是透过禪修静坐,心灵瑜珈,正念 Mindfulness,家族排列或创伤疗癒,去深化「自我觉察」,我們总得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練「自我觉察」的基礎功。
「同理倾听」是需要透过言語去回应表达我们所听到对方或个案的「情绪反应」。同樣,自我「同理倾听」也是需要透过言語,同时跳出自己,成為一个第三者,由这个第三者來倾听自己。
深度的「自我觉察」,就可以是没有語言的,它更深更快的摸到那在海底的动力,在情绪的浪花还没有升起之前,它已经为这个动力,找到一个流动出口,以至於情绪往往可以未生即滅。
为我们正在接受培育中的諮商疗癒師,我们介於其他学員(或亇案)与督導(老師)之間,形成一个循环流动的学习流程。同樣, 「情绪反应」,「同理倾听」和 「自我觉察」是另一个面貌的循环流动的学习流程, 它不是直線的,我们的学习与成長是循环且「攀延而上」的!
Коментар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