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Julia

危机之下,何以心安 之感恩篇

《何以心安》系列文的前两篇(疫情篇钢琴篇)聊了当强烈的情绪来袭时,我们可以如何与情绪相处。本文来聊聊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可以为心灵做些什么来“保养”它。

一次我所在的北美NVC培训师候选人的每周例行小组学习中,导师邀请了来自日本的候选人M参与活动。M 即将结束数年的候选人学习进入预评估,此次会带领我们进行一个小工作坊式的培训,以此作为她诸多“毕业考核”中的一项内容。


M 做了主题分享,并邀请我们回想起最近发生的一件烦恼事,然后带领我们做了一个体验式的练习。接下来她问我们反馈如何。有几位伙伴表示经过这个练习烦恼的情绪就化解了,但伙伴K 提供反馈说,经过这个三步骤的练习,她感到自己难受的情绪虽有所减退,但还是有情绪没有被化解,要是这个练习还有点后续步骤能更深入清理情绪就好了。同组也有另外几位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我也有同感,情绪是降级下来,但还是有些遗留,就是那种“还差一点儿”的感觉。


M 听后把手放在胸口,闭目沉默了一小会儿。之后她睁开眼,对我们说,她今天来参加我们的小组活动心里其实一直很紧张,不仅因为与我们不熟,同时用英文这种不是她第一语言的语言来和我们深入沟通更让她紧张。她很想通过今天的分享和练习为我们做些什么,但今天的时间非常简短(此时我们的活动时间已接近尾声),她自己也觉得这个主题展开得不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也无法为所有伙伴的情绪做更多清理。她为此感觉很难过也很纠结。她接着说,“你们如果愿意,可以来同理倾听我”。


听到她的话,我心里挺感动。她愿意这样打开自己的内心,诚实告诉我们她的紧张,难过和纠结,这样真诚地显示自己的脆弱(vulnerability),这让我一方面感受到她内心的力量,一方面也真心疼惜她,我很愿意同理倾听她。


于是我举手,向M 表达我真诚的感谢,感恩她为这个活动精心准备了这个分享和练习,感恩她对我们小组学习的贡献。同时我也对她说,她在这个活动中的紧张,难过和纠结,和所有的努力我都看见了。


M 听我说着,看得出她能感受到我对她的理解和感恩。她频频点头,脸上漾出轻松的笑容。


而神奇的是,当我向M表达理解和感谢之后,我自己内心那个“还差一点儿”居然完全消失了!以致于刚才那件烦恼事现在竟都不觉得那么难受了。


(图片来自 Sergey Pesterev @ Upsplash)


每个陷在自己情绪里的人,都那么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我们多渴望外界发生点什么改变,能满足我们那“还差一点儿”(或者,“还差很多”)的愿望。但是外界的那些人、那些事似乎那么难于改变,于是我们就僵持在自己难受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我们很少想到,在自己的渴望得到满足之前,如果我们选择感恩我们已经拥有的,事情可能会出现转机

感恩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此处我指的那种出自真心的感恩,而不是以感恩为手段期待改变关系(比如,“要是我对TA表示感谢,也许我们的关系就会缓和下来”)。


感恩让我们不再把注意力聚焦在我们所匮乏的或失去的,而是聚焦在我们当下已经拥有的。


加州大学Davis分校的心理学教授Robert Emmons认为,感恩能疗愈旧日的创伤,让我们更有活力,并能改变我们的人生。


此处摘录一段哈佛医学院的健康期刊文章(原文在https://www.health.harvard.edu/healthbeat/giving-thanks-can-make-you-happier):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感恩与更多的幸福感有持续的相关性。感恩帮助人们感到更正面的情感,享受更美好的人生体验,增进健康,更善于对待逆境,并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人们感受与表达感恩有不同的方式。我们可以感恩过去(从过去的人生体验里回溯积极正面的记忆并为此感恩),感恩当下(对当下所拥有的不再熟视无睹),感恩将来(对未来保持乐观和充满希望)。无论一个人目前对感恩的习惯如何,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