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Julia

你上一次平静地倾听别人而不是抢话,是在什么时候



1


前几天我出门去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又赶时间,叫了出租车前往。办完事出来需要再叫一辆出租回家。打电话时我把地址报给接线员,并告诉她这个地址是一片刚建成的住宅区,Google地图上都还没有。可以先找到马路A与B的交叉口,然后在B的对面找到马路C再进到住宅区里去。而马路C还没有显示在地图上。接线员没听几句就说在地图上找到了我的地址,“没问题,出租车十分钟后就到”。


过了一会儿我收到司机电话“我一会儿就到,你已经在那里等了吗?”我说是。又过了几分钟司机又来电“你在哪里啊?我没看到你啊?” 我说我就在等你啊。“我按照你说的在A和B的交叉口,可是这里一个人也没有啊??” “我在我的地址等你,不在A和B交叉口。你看到C路了吗?” “你怎么不说清楚呢?!我已经到B路上去绕了一圈了!… 我现在C路上了,还是没看到一个人!”


听得出司机火气已经很大了。我也一边打电话一边已经跑到C路上。总算看到了那辆出租车。

上车之后司机看上去还是很生气,一个劲地问我 “你为什么不说清楚你的地址?”。我试图解释我是如何与接线员说的。但是司机根本不理会我的解释,还是一个劲地问同样的问题 “你为什么不说清楚你的地址?”


我意识到他在说这句话 “你为什么不说清楚你的地址”的时候,他心中需要的根本不是一个“因为…所以…”的答案。他想表达的其实是 “你知不知道,我找路找得很辛苦!”


于是我不再解释,而是听他说,间或说“是的,找不到路很辛苦”。他还是不停地说着刚才他是如何接收到这单生意的地址,又去哪里转了一圈还是找不到人。“到时接不到人,你们这些客人可以另外叫车,可我已经花了那么多时间赶来接这麻烦的一单!” 我猜他以前一定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而这些情况让他蒙受损失。这让我同情和理解他。


就这样他说我听,他的情绪渐渐降温。当我们可以如常交谈时,我向他解释了我刚才具体是怎么对接线员说的。司机听了之后说“是的,这片新区刚造好不久,很难找路。我们很多司机都会走错。” 我也感觉被理解了。


那个车程余下的路上我们交谈非常平静和愉快,最后愉快地道别。


人生路上的每一天,我们在与人打交道时遇到一个个事件,有时候面对的人正陷在情绪中,这位司机在接不到人时就是那样。这个时候,如果我自己的情绪也被触发,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也许,当对方一遍遍地问 “你为什么不…?!” 的时候,我会感觉委屈“我明明…”;或者愤怒“凭什么这样不讲道理地责备我,也不听我解释?!”;或者烦躁“我已经耐心等车等了这么长时间,反而还要受指责”…


如果我带着这些被触发的情绪去和那位愤怒的司机互动,这两股能量相遇会发生什么呢?当这些愤怒/委屈/烦躁的能量交汇的时候,它们会互相为对方的能量推波助澜。于是双方会一直陷在 “你为什么不…?!” 和 “我明明… 你凭什么…?!” 中纠缠不休。这样的双方,永远无法听到各自背后真正的心声:“找不到路我很辛苦,还会有金钱损失” “我希望你能理解我”。而一旦能听到对方的情绪背后真正的心声,首先解脱的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不再会为我们自己的委屈/愤怒/烦躁等情绪折磨。


这世界上的每一段人际冲突,几乎都源于每个人坚持说自己所想,而无法安下心来听他人的心声


2


有一天我去接孩子放学,同时会接上邻居家的孩子D。我坐在车里,儿子和D一前一后走过来。儿子走到车旁,对我说 “Close the door!(把门关上)”。我心想,这孩子是不是又要玩恶作剧,想自己上车后锁上门不让D上车。于是我对儿子说别闹了,我们早点让D上车大家可以早点回家。他叫得更大声了 “Close the door!”。我想这孩子怎么还闹呢,于是继续告诉他让D上车 … 直到一个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儿子一直在说的是 “Open the door! (把门打开)”。他只是想上车而已。我居然一直听成 “把门关上”。


是什么让我把这句话听成完全相反的意思?


是我的成见。


在我的潜意识里,儿子一直调皮捣蛋,喜欢玩恶作剧。当他来到车边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