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谈社会问题(一)
今天来说说那不能被说的:政治,即社会问题。
一个个社会事件(比如一场全球性大疫,比如白人警察执法时致黑人死亡,比如游行示威中的警民冲突,比如大国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比如美国总统大选以及后续正在发生的种种,等等…)不仅震撼了静好的岁月,更在撕裂着原本看似稳固、或者本就脆弱的亲情和友情。
关于这些事件中的各种是非的认定和褒贬,不同的观点摩擦着,碰撞着,激发出无数火花。
这些冲撞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讯息?让我们从一部旧电影聊起。
2004年出品的美国电影Crash,中文名为《撞车》,但我更喜欢把它译作《冲撞》。
美国洛杉矶街头,地区检察官和夫人遭两年轻黑人(剧中没有明确赋予角色名字,本文姑且称他们做A与B)持枪抢走了车和钥匙。
回家后检察官找来锁匠换掉家里所有门锁 。但当检察官夫人看到前来的锁匠是个深色皮肤的墨西哥裔以及他身上的文身,与丈夫大吵让他明天再换个锁匠把所有门锁重新再换一遍。这一切恰被锁匠听到,他默默离去。
锁匠回家后看到小女儿躲在床下。后来他发现是因为他们以前住的街区经常听到枪声,女儿害怕独处。于是他告诉女儿,自己身上穿着一件神奇的隐形斗篷能挡子弹,现在他要把这神奇斗篷送给女儿。小女孩由爸爸为自己穿上“隐形斗篷”后终于安心地睡着了。
白人警察瑞恩因父亲长期患病却得不到及时医治一直在找健康部门申诉。这天他与一名黑人女协调员交涉很久,非但没有结果,女协调员还认为瑞恩有种族主义言论而叫来保安赶走了瑞恩。
从健康部门出来,瑞恩在与搭档年轻警察汉森巡逻时,拦下黑人导演和妻子的车。在搜身时瑞恩性骚扰了导演的妻子。黑人导演在瑞恩的威胁之下忍气吞声。看到这一幕的年轻警察汉森对瑞恩所为不满但也没有制止。
回家后导演夫妇大吵。妻子感到莫大的屈辱,又愤怒丈夫没有保护自己,黑人导演也被妻子激怒拂袖而去。
伊朗裔的杂货店店主发现店门无法完全锁好,担心自己店铺被抢,与女儿去枪店买枪。他们互相用波斯语说话时激起了枪店老板的愤怒。一番口角之后伊朗店主被赶出了枪店。他的女儿最后还是买到了枪和子弹。
锁匠来伊朗店主处修锁,发现门无法锁好是门框而不是锁的问题,因此他无能为力。伊朗店主非常不满这个答复,冲着锁匠愤怒大喊。
……
看到这里,观众已经从各条交错的故事情节里感受到每个剧中人心中满满的张力。每个人内心似乎都紧绷着,就像检察官夫人说的,“我整天都很愤怒,可是不知道为什么。”
接下来这些越绷越紧的张力终于爆发了。
一天早晨,伊朗店主来到自己店里时发现一片狼藉,真的被抢了。而保险公司因店主没有修好门锁的理由拒绝理赔。眼看全部家产和生活的希望都因为这个没修好的门锁而丧失,绝望中的伊朗店主认为这一切都是锁匠的错。他持枪来到锁匠家门口,用枪指着锁匠。
锁匠家里,小女孩从窗口看到爸爸被人用枪指着头,想起“爸爸没有神奇斗篷。可我有。”于是她跑向爸爸,挡在爸爸前面。
枪响了…
锁匠抱着女儿小小的身体仰天嚎啕。伊朗店主恍然若失和迷茫的眼神…

看到这里我泪流不已。